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告別"聖母政治":米萊在說,戴蒙也在說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最近的幾篇文章偏向理論分析,閱讀起來可能稍微費力。希望通過這一系列文字,從文化的角度,探索西方社會面臨的深層挑戰,以及“保守主義復興”背後的核心問題。真誠希望朋友們喜歡這些思考,同時也期待繼續與大家分享對時局的觀察與評論。


2025年7月,當摩根大通CEO傑米·戴蒙在都柏林直言“民主黨都是白癡”,而阿根廷總統哈維爾·米萊在一座新教堂中宣講自由與信仰的倫理基石,西方世界仿佛感受到一股逆流而上的震動。

這不是巧合的言論碰撞,而是一個疲憊文明的本能呼喊。站在金融與政治前沿的兩位領袖,從理性和信仰兩端,揭示了同一個真相:西方制度正在失速,文化與信仰的根基早已松動。


在都柏林,戴蒙出席一場由愛爾蘭外交部主辦的高層論壇時,罕見地直指民主黨式治理的失能。據彭博社報道,他說:“我有很多民主黨朋友,他們都是白癡。他們情懷豐滿,腦子卻很小。他們不了解現實世界是如何運作的。幾乎每一項出台的政策都失敗了。”

這番話在全球政商圈引發強烈反響。有人批評其言辭冒犯,也有人稱之為“金融界罕見的清醒之聲”。但真正值得關注的,不是語氣本身,而是其所傳遞的制度信號。戴蒙不僅在批評民主黨的政策方向,更像是在投下一枚政治重磅。這位長期被猜測可能從政的銀行家,或許正借此試探自己在華盛頓權力格局中的定位。尤其在財政部長斯科特·貝森特被廣泛認為將出任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背景下,戴蒙此時此言,顯然並非偶然。

過去八十年,支撐西方制度穩定的文化基石——新教倫理、猶太-基督教信仰、個人責任意識與自由市場精神,正在被一整套看似進步、實則空心的觀念體系所侵蝕。政治正確、福利主義、身份認同政治構成了這一“新道德秩序”的三位一體。這是一場深遠的價值崩解,比任何一次金融危機都更具毀滅性。

因此,“MAGA運動的出現,並非歷史的倒退,而是西方文明本能的一次抗爭。它拒絕的不是現代性本身,而是那種被倫理抽空、只剩技術理性與身份話語的現代性;它質疑的也不是全球化,而是一種被政治正確與精英治理劫持的全球敘事。

真正理解這一運動的人,早已超越黨派格局。他們關心的問題不是某項政策的細節,而是:在自由的廢墟上,還能否重建秩序?在國家機器之下,個體是否還有靈魂的位置?

從這個意義上說,米萊的出現,並非“阿根廷的異數”,而是這場文明保守主義覺醒在南半球的清晰回音。

他被稱為“阿根廷的川普”,確實擁有類似的破局意志、反建制語言與政治能量。但他也具備川普所未充分展現的思想系統性。他像J.D.萬斯那樣,能夠將國家病灶抽絲剝繭般地分析清楚,再以一種道德哲學的方式,重新為自由主義安放信仰、秩序與倫理的位置。


他的講話中有憤怒,但不止於憤怒;有動員,但並不放棄原則。他試圖從精神結構上回答政治難題,從文明根基上重構制度邏輯。

這場布道,不是反對派的即時回應,也不是一套技術性的改革方案,而是一場政治神學意義上的“重建工程”。

它之所以格外值得重視,還因為它發生在阿根廷,一個現代政治悲劇的典型樣本。


我們耳熟能詳的那首《阿根廷,別為我哭泣》,常把貝隆夫人描繪為哀婉的人民聖母,甚至成為左翼想象中的“溫柔政權”象征。但現實遠比歌詞更殘酷:正是這種“由憐憫驅動的善”,將阿根廷一步步推入制度依賴與國家潰敗的深淵。

貝隆主義從來不是一次治理技術的失敗,而是左翼浪漫話語下的國家破產劇本。它承諾平等,卻制造出長期依賴;它訴諸人民,卻服務於統治階層;它鼓吹公義,卻持續削弱契約精神、摧毀產權制度。

米萊的出現,正是站在這片歷史廢墟之上。他所面對的,不只是債務、通脹與腐敗,更是一整套由“善意”包裝起來的政治幻覺。他的講話,既是對舊秩序的清算,也是對“偽善之善”的拒絕。

2025年7月5日,米萊在阿根廷北部一座新教教堂落成典禮上的演講,堪稱近年來最具保守主義世界觀視野的政治宣言之一。

他直言:國家權力一旦脫離信仰,將淪為魔鬼的工具;socialism 打著平等的幌子,實則剝奪自由,帶來貧困、暴政與文明的崩塌。他呼吁重建古典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, 以非侵害原則、財產權與信仰自由為國家制度之本。

在這場典禮上,米萊沒有講阿根廷的財政赤字,也沒有兜售政客式承諾。他講的是文明的起源與未來,是國家如何濫用權力,是信仰為何不可放棄,是自由主義為何必須回到其道德基礎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34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83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34 秒